小鹏 P7 终于上市了,综合补贴后,售价区间为 22.99-34.99 万元。在这款电动车型上,我们可以找到不少闪光点,究竟是噱头,还是实力,下文分解。
童济仁汽车评论 编辑丨李梦晨
在新造车圈子里,小鹏汽车的思路有些独特。
跑在前面的新造车势力们,早已交付了第一款量产车。不谋而合的,大家的首款车型都是 SUV。毕竟,这是国内消费者的心头好。
但当磨刀霍霍瞄准第二款量产车的时候,造车方向开始发生分歧。比如,蔚来从 ES8 到 ES6,威马从 EX5 到 EX6,仍然坚持补齐 SUV 阵容。
小鹏不一样,第二款车型选择了轿车。
4 月 27 日,小鹏 P7 正式上市,分为后驱长续航、后驱超长续航和四驱高性能,具体有 8 个版型,综合补贴后售价区间为 22.99-34.99 万元,预计 6 月底开始交付。
▎超长长长的续航?
小鹏 P7 的外观设计颇为动感,尤其搭配金属灰的颜色,线条也相当流畅。
由于电动车重视续航,所以,在造型设计上更加在意空气动力学。这会是一种趋势,甚至于,未来各品牌的造型设计也将趋同。毕竟,追求空气动力学的极致,就是尽可能靠向标准答案。
细心观察的话,我们会发现,小鹏 P7 共有 3 个版本,基本对应 3 个级别的续航里程。
后驱长续航版,电池容量为 70.8kWh,NEDC 续航里程 568km。后驱超长续航版,电池容量为 80.9kWh,NEDC 续航里程 656km。四驱高性能,电池容量也是 80.9kWh,NEDC 续航里程 552km。
其实,小鹏 P7 还有一个续航里程达到 706km 的版本,为后驱超长续航版的最低配。
如何实现的?针对这款车型,单独搭配有一个续航增程包,具体包括空气动力学套件(轮罩)、X-Pedal 驾驶模式(优化能耗)。
同时,最低配车型也没有高耗能的高级音响、自动驾驶辅助系统,车重减少了 25kg,对于续航里程的增加都有帮助。
NEDC 续航里程达到 656km,已经进入第一梯队了,值得肯定。至于续航 706km 的版本,更像是一个为营销准备的产品素材,夺一个 " 国内最长续航电动车 " 的头名吧。
在小鹏 P7 的发布会上,有一条来自官方的思考," 做智能汽车不是电动车 "。
《童济仁汽车评论》认为,越是在成熟的汽车市场,越是在饱和的红海之地,产品体验越来越重要。
汽车之所以重视智能化,是因为有了智能化科技加持,可以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产品体验。
讲到底,汽车消费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。如果有可能,多数人都希望 " 轻松开车 "。
现在的汽车越来越好开了,无论是车载娱乐系统的极大丰富,还是驾驶辅助系统的快速迭代,目的还是让汽车 " 更好开,更轻松开 "。
所以,小鹏才会说," 做智能汽车不是电动车 "。
会选择 Model 3 或小鹏 P7 的潜在用户,重合度应该很高。他们不仅购车预算相对接近,而且关注的产品点也可能一样,对智能化配置多少保持偏爱。
小鹏 P7 的最低配版本,没有 L2 级驾驶辅助系统,仅仅可以定速巡航,硬件也不做支持,后续无法升级。如果纯粹为了电动车的性能驾驶和通行绿牌,那可以选择最低配,但这样的用户大概率不多。
预算再增加 2 万元,从智行版升级到智享版,最主要增加了 L2 级驾驶辅助系统,另外有空气净化系统、座椅通风加热、后视镜电折叠等配置。
在硬件上,增加毫米波雷达、摄像头,以及 XPILOT 2.5+ 系统。这一配置更有机会成为主销。
那么,再增加 1 万元的智尊版又能升级什么呢?硬件版本升级到 XPILOT 3.0 系统,英伟达 Xavier 处理器算力更强,毫米波雷达 5 个,超声波传感器 12 个,环视摄像头 4 个,高感知摄像头 10 个,还搭载有高精定位系统。
这些硬件系统,几乎是为突破 L2 级驾驶辅助系统准备的。需要注意的是,XPILOT 3.0 系统可以购买升级包,通过 OTA 的形式,逐步解锁高速自主导航驾驶、自动驾驶模拟显示、停车场记忆泊车等功能。
但智享版的 XPILOT 2.5+ 系统并不支持该升级包功能,必须达到 XPILOT 3.0 的硬件水准。
如果消费者是一个极客主义者,对自动驾驶更加看重,也希望通过 OTA 解锁更多潜力,那么只有最高配的智尊版可选。
从自动驾驶可升级的角度来看,小鹏 P7 如果想直接对标特斯拉 Model 3,最高配的智尊版才更合适。毕竟,Model 3 标准版、长续航版均具备升级 FSD 的能力。
只是,小鹏 P7 在 30 万以下,Model 3 在 30 万以上,价格高低已经很明确了。但如果特斯拉 Model 3 在未来继续降价,小鹏 P7 也要做好应对的准备了。
▎用电动车的思路在造车?
小鹏 P7 这场在线发布会,有一些尝试已经跳出了传统思维,值得反思与借鉴。
这场发布会其实就叫做 " 超长长长长发布会 ",主要想锐化小鹏 P7 续航里程长这一产品点。
而且,这场发布会真的够长,前后超 24 小时直播,拉来很多跨界流量主做背书。大概没有观众可以全程看完,造势足够了。
小鹏 P7 上市,还做了很多 " 破圈 " 的尝试。比如,与 B 站联合,一场直播尽量保持 B 站的风格;在知乎上,营造话题点。
这两个被看重的平台,也代表了用户筛选与精准投放的一种趋势。
宣发上的 " 破圈 " 是锦上添花,小鹏 P7 在产品开发上也遵循了 " 造电动车 " 的思路。
小鹏汽车本就没有历史包袱。所以,电动车开发可以基于纯电平台,电池、电机的结构布局也符合电动车真正的逻辑。
我们半开玩笑地说," 电动车没有前备厢,那就有可能是油改电产品 "。采用纯电平台的好处在于,电池、电机的布局更合理,对续航里程的提高更为有效。
以上是硬件层面,在软件层面,小鹏汽车的路线选择与特斯拉保持了高度的相似性。
自动驾驶,可能会成为小鹏 P7 的差异化竞争优势。在其配置单中,我们也看到,与驾驶辅助系统相关的硬件配置相当豪华。
主芯片采用英伟达 Xavier,全车传感器包括 14 个摄像头、5 个毫米波雷达、12 个超声波雷达,同时配有高精地图。
其中,毫米波雷达为博世最新的第五代产品,13 个摄像头构成两套互为冗余的 360 ° 环车身视觉系统。
特斯拉在自动驾驶领域的摸索,基本给其他车企打了个样版。一方面,具备芯片研发能力,另一方面,基于大数据收集形成完善的算法。
小鹏汽车选择了相类似的路线。目前,虽然 XPILOT 3.0 系统的芯片来自于英伟达,但自动驾驶识别、决策、执行全过程的算法编写是由小鹏汽车完成的。
越自主,越强大。
▎写在最后
产品变了,玩法也变了。
有一个小细节,在小鹏 P7 发来的新闻稿中,我没有第一时间找到电机的功率、扭矩数据。
对于燃油车而言,这是相当重要的信息。但电动车低速扭矩大,最大功率和扭矩的参考意义有限,直接标明零百加速时间或许更加直接。
所以,消费者关注的产品点也在变化。这种变化,不是一蹴而就的,需要品牌方和消费者之间相互影响、相互磨合。这也意味着,在这场汽车百年不遇之大变局中,营销变革前夜即将到来。